盆景厂家
免费服务热线

Free service

hotline

010-00000000
盆景厂家
热门搜索:
行业资讯
当前位置:首页 > 行业资讯

15个人值守的战场

发布时间:2021-01-05 10:34:10 阅读: 来源:盆景厂家

15个人值守的战场

上周三下午,室外气温直逼40℃。当记者找到位于逸仙路566号的“120”市北分中心的逸仙路站点时,感到有些意外:设在轻轨3号线高架下的这个急救站点,附近没有任何医疗机构,与之相邻的是高架下的停车场和97路终点站,要不是门口停着的120救护车,大多数人会误以为这里是停车场的管理办公室。   而就在这个简陋的站点,15个工作人员日复一日,年复一年,遇突发情况第一时间赶到,为周边居民的健康保驾护航。    一顿饭要分几顿吃   “在全市116家站点中,我们这里是唯一一家不靠近医院的站点。”41岁的李智贤医生是这里的“老法师”。他告诉记者说,4年前的6月份,为了缩短周边居民的急救服务半径,在周边医院无处安身的情况下,多方协调后辟出了一半的停车场面积建了站。   “这里的条件可能在全上海站点中算是最简陋的。”已做了7年120急救医生的李智贤说。不靠近医院,意味着站点人员失去了吃饭的食堂。尽管站点里配了冰箱、微波炉等,但15个工作人员几乎没有一个带饭的。“吃饭只能乘急救空隙,就地解决。好在大家都习惯了,忙时一顿饭可能要分几顿吃。”   李医生说,更让人担心的是,站点门口道路狭窄,稍有点风吹草动就会拥堵。所以,既便坐在站点里休息,李医生也会不自觉地朝窗外张望。“必须确保第一时间出车,它可是老百姓的救命车啊!”    一专多能担子重   “小区里,有一个老人晕倒了。”一阵急促的铃声响起,李智贤医生和驾驶员、担架员组成的三人小组一起冲上了救护车。   驾驶员邹继东是李医生的老搭档。尽管急救车上都配有GPS定位系统,但邹继东很少用它。“他心里的一张‘活地图’省时又管用,哪条路上的红绿灯最少,小区的大门开在什么方向全装在他心里。”李医生对小邹的车技赞不绝口。   转眼间,便到了患者身边。李医生蹲下身子,打开便携式心电监护仪为老人检查,紧接着开通静脉通道,为患者打针输液……一切就绪后,“三人小组”与患者家属一起将老人抬上了担架,直奔附近的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急诊。   这头刚完成了急诊病人的交接,那头新指令又来了:曲阳路上有一起出祸,2人受伤……止血、包扎、固定,考虑到当时正值急救的晚高峰时段,李医生根据“一重一轻”的伤情,决定同车运送两个病人。   当天回到站点时,已临近晚上8点,李医生和他的团队已工作了整整12个小时,出车15次。他说:“医院急诊科是一个团队,120急救医生则必须一个人面对一切。在一个人的战场里,你必须是全能型的选手:打针要一针见血、心肺复苏是必须、骨折要会就地固定,甚至还要会接生……”    流汗不是夏天“专利”   在李医生和他的同道看来,急救医生既是一个技术活,也是一个体力活。在急救任务中,有相当一部分是转运病人。生活条件好了,肥胖的人也增多,急救车几乎每天都会遇到一个200斤以上病人。“对急救人员来说,流汗的日子不仅是在夏天,而是每一天。”超过20公斤的心电监护仪、装有插管器械的药箱至少5公斤,都是出车必备。连轴转时,若是接连遇到没有电梯的老式公房,急救人员的体力消耗可想而知!   “讲出来也许有人不相信,我们急救医生从来不带伞,也不穿雨衣。”望着不期而至的雷阵雨,李智贤说。为什么?“因为出车在外,抬担架是必须的,除了身上背的,手里拎的,哪还腾得出手撑伞,哪还有时间容你穿上雨披。毫不夸张地说,我们急救医生就是风里来雨里去。起初还不习惯,淋了雨后会感冒,时间久了,也就适应了。”   120急救医生没有节假日的概念,脑子记住的永远是“2天白班、2天夜班、2天休息”的翻班。“也许是我运气不好,做了7年的急救医生,竟然每年大年夜都轮上夜班。好在家人也慢慢习惯了。”李医生说。    期盼有一个固定搭档   120救护车,在医生眼里,是提高救治成功率的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——院前急救。在上海市民心目中,它就是“救命车”,“叫得应”自然应该是最基本的。然而,当近年“120”出车次屡创新高时,不时地传来“120”也面临急救的声音——急救医生招不到、留不住!   41岁的李医生告诉记者说,自已属于“半途出家”,到“120”做医生是自己的选择。大学毕业那年,他离开江西农村,第一次来到大上海,成为崇明长征农场职工医院的一名医生。当时农场有2万多名职工,医院还送他进修、培训,很快成了一个能独当一面的外科医生。在那里,他有了自己的小家。   2007年,他面临着再次选择。身处远郊的他,决定到上海市区去做一名急救医生。“这决不是一时的冲动。我当时就对‘120’的辛苦程度有了心理准备。”他说。尽管如此,李医生最初还是有些不适应:体力、脑力并用,加上不确定的急救环境、对象,也一度让他身心疲惫。李医生说,也许是自己从小在农村长大的缘故,再加上外科医生的经历,让他很快适应了。   这几年,身边的同事越来越“全国性”,从东北到海南。可年轻人来了一拨又一拨,走了一批又一批。“在我们这里,做满5年就是老同志了。”李智贤至今未出现诸如腰椎间盘突出等“职业病”,因为他始终按规范操作,如抬担架时,腰直、手直,才避免了腰肌劳损。   面对患者家属的抱怨,李医生说自己早已习惯将委屈放在一边,从不解释,救病人是最要紧的。自我心理调节,加上换位思考,心态调整好了,心不累了,工作起来自然也舒畅了。   三年前,李医生把家从崇明迁到了市区,女儿也读初中了。家里需要他,病人需要他,“被需要,有时也是一种幸福。”他现在最想要一个固定的搭档,彼此间配合默契,急救的效率也可能会更高。   本报记者陈青

面部提升美容哪家好

面部美容机构

北京抗衰美容价格

北京去皱纹美容

幻眼美容价格

北京面部美容

去皱纹整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