盆景厂家
免费服务热线

Free service

hotline

010-00000000
盆景厂家
热门搜索:
行业资讯
当前位置:首页 > 行业资讯

河北优势产能走出去成效明显瓶颈待破解-【新闻】

发布时间:2021-05-24 12:14:46 阅读: 来源:盆景厂家

河北优势产能“走出去”成效明显瓶颈待破解

"一带一路"沿线国家基础设施建设需求巨大,我国钢铁、水泥、玻璃等产业"走出去"面临难得机遇。这三个行业是河北省的优势产业,具有很强的竞争力,近年来,一批企业在海外布局取得实质性进展。然而,"走出去"并非一帆风顺,需抓住瓶颈问题加强顶层设计,创新机制方法,增强政策的可操作性,避免"上热下冷"。

  "一带一路"沿线国家基础设施建设需求巨大,我国钢铁、水泥、玻璃等产业"走出去"面临难得机遇。这三个行业是河北省的优势产业,具有很强的竞争力,近年来,一批企业在海外布局取得实质性进展。然而,"走出去"并非一帆风顺,需抓住瓶颈问题加强顶层设计,创新机制方法,增强政策的可操作性,避免"上热下冷"。

  "一带一路" 机遇难得

  "一带一路"沿线非洲、中亚、东南亚等地区资源富集,劳动力丰富,非洲国家正在加快"三网一化"建设,中亚、东南亚等地区正在加速建设基础设施,钢铁、水泥、玻璃等原材料需求量大,我国相关优势产业向海外转移面临难得历史机遇。

  据中国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的分析报告,"一带一路"沿线钢材净进口国家占70%以上,印度、泰国和伊朗等31个国家的钢材需求量约2.55亿吨。其中,超过1000万吨的国家有印度、泰国、伊朗、印尼、沙特、越南、马来西亚和波兰,占市场总需求量的72.9%。以钢铁为主业的德龙控股公司董事局主席丁立国告诉记者,目前东南亚国家处于高速发展前的起步阶段,10个国家年产钢铁3000万吨,需求量达8000万吨,并且与中国地缘接近,适合钢铁企业"走出去"。

  目前,我国国内水泥市场已经饱和,人均水泥达到1.5吨,超过联合国中等发达国家人均1吨的标准,水泥企业"走出去"也是大势所趋。冀东发展集团副总经理陈鹰介绍说,非洲水泥奇缺,南非人均水泥不到400公斤,刚果(金)只有几十公斤,销售半径上千公里,是国内的四倍;东南亚的越南、马来西亚、缅甸、孟加拉国、斯里兰卡、不丹、尼泊尔等国,按照联合国评价标准,应有3亿吨水泥产能,实际只有600万吨,孟加拉国所有水泥全部需要进口。水泥企业"走出去"的目标地区应该是东南亚、非洲、拉丁美洲。

  记者采访了解到,非洲玻璃生产能力短缺,大部分国家需要从迪拜进口。赞比亚从南非进口玻璃,运距达2000公里,路途损耗很大。坦桑尼亚平板玻璃价格为30元人民币/平方米,是中国国内价格的3倍,这个国家石英砂资源丰富,质量好,天然气充足,水路交通能辐射周边很多国家,玻璃市场潜力较大。

  钢铁、水泥、玻璃水泥等在我国属于产能过剩行业,到2017年,仅河北就要分别压减6000万吨、6000万吨、3000万重量箱产能。同时,这些行业经过多年发展,产业装备先进,技术人才汇聚,资源开发利用经验丰富,已经成为具有很强竞争力的优势产能,河北拥有一批在全国乃至全球有影响力的企业。在我国正式提出"一带一路"战略之前,河北一批相关企业已经开展前期工作,目前已经取得实质性进展。

  2013年,国有企业--河北钢铁集团在从力拓手中成功收购南非PMC矿业公司,在南非掌控了约2.7亿吨高品位铁矿资源。在此基础上投资建设的500万吨钢铁项目已经启动,今年底即将开工建设,这是我国在海外投资建设的最大规模全流程钢铁项目,投产后将与世界钢铁巨头米塔尔形成差异化竞争。

  上述两家钢铁企业"走出去"还处于"单点布局"状态,河北国有水泥企业--冀东发展集团实现洲际"多点布局"。冀东发展集团在海外布局坚持"国际资本、新兴市场、中国制造",与中非基金与南非妇女基金合资,在南非林波波省正在建设年产100万吨水泥项目,预计今年7月投产。同时,在缅甸德耶市扩建年产100万吨水泥厂、与赞比亚合作建设年产130万吨水泥厂、收购越南陆氏水泥厂建设年产280万吨水泥厂、并购拉法基公司旗下匈牙利水泥厂等在建、在谈项目正在加快推进。陈鹰告诉记者,他们还谋划在拉丁美洲的秘鲁建设一家粉磨水泥加工厂,辐射阿根廷、智利;在澳大利亚建设一家年产200万吨水泥厂;在中东欧的波兰收购1-2家水泥厂。

  河北钢铁集团、冀东发展集团属于实力较强的"舰船",河北还有两家"舢板"企业已经"出海上岸"。民营企业--德龙控股公司正在泰国泰中罗勇工业园建设年产60万吨短流程热轧窄带钢项目,由德龙与三家泰国钢铁下游企业合资,总投资近24亿泰铢,预计今年8月底可以投产。民营企业--河北壮大玻璃公司,通过朋友介绍,在坦桑尼亚多多马市建设年产60万重量箱玻璃项目,预计今年将投产。

  初步布局 问题待解

  目前,河北钢铁、水泥、玻璃三大优势产业"走出去"已经形成初步格局,投产达效指日可待,另有一批在谈、谋划项目正在加快推进。为助推优势产能走向海外,河北省出台《钢铁水泥玻璃等优势产业过剩产能境外转移工作推进方案》指明了三大行业"走出去"目的地和路线图,提出"到2017年,实现全省转移境外钢铁产能500万吨,水泥产能500万吨,玻璃产能300万重量箱。到2023年,力争实现全省转移境外钢铁产能2000万吨,水泥产能3000万吨,玻璃产能1000万重量箱。"

  记者采访了解到,钢铁、水泥、玻璃作为资源性生产行业,"走出去"并非一帆风顺。企业建议,针对获取海外信息、降低各类风险、加强金融保障三个瓶颈问题,加强顶层设计、创新机制方法,增强政策的可操作性,避免"上热下冷"。

  企业"走出去"普遍缺乏海外经验,应整合信息资源,提供不同区域、不同国别有价值的研究报告,解决企业"走出去"信息不对称问题。此类研究报告应包括三个层面:宏观层面,如政治局势、党派背景、与中关系、资源禀赋、基础设施、人口素质、社会文化等信息;中观层面,如市场准入、招商政策、环保政策、劳工制度、法律环境、税务制度、城市特色等信息;微观层面,如行业指南、产能产量、发展趋势,企业分布情况、竞争对手成本产量、销售渠道、市场份额,律师、会计师、中介机构、办事部门联系方式等信息。

  改变企业"散兵游勇、单打独斗"现状,加强政府主导,通过在海外共同建设中外产业园,让上下游企业抱团出海,降低各类风险。通过外交手段在国外建设中外产业园区,组建包括中外双方人员的园区管委会,为"走出去"企业办理各种事务、手续提供全流程、一站式服务;园区内企业遇到罢工、战乱、政权更迭等问题,由园区管委会提供必要帮助,保证人员财产安全;园区内水、电、路、气等基础设施采取中外合资共同建设,减轻入园企业基建配套负担,入园企业也可实行中外合资,引入所在国资本,实行利益、风险共担,实现长期稳定经营。

  突破现有政策体制障碍,为"走出去"企业提供全方位金融支持。针对钢铁、水泥、玻璃等国内产能过剩行业,银行金融机构采取"有保有压"政策,对真正"走出去"企业提供贷款支持,改变单一的"内保外贷"方式;国家成立扶持优势产能"走出去"的国有股权投资基金,基金按投资比例持股并享受分红,减轻企业海外投资资金压力,企业可以逐步回购国家股份;对"走出去"产能给予相关税收减免,利用固定资产调节税成立"走出去"财政引导资金,撬动社会、银行资本参与企业海外扩张;在股市设立"走出去"板块,让"走出去"企业上市直接融资。

广州市实为建材有限公司

柴油发电机组

cpvc电力管图片

粤欣优选品质查看